home 首页 child 企业动态 child 内容详情

“芯有引力”集设园5周年系列人物专访——青芯半导体杨浩:做芯片设计领域的“药明康德”

2023-12-12

从上海张江的一间办公室开始,4个人的创业小团队在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一路培育孵化,成长为130多人的规模,在无锡、武汉、成都、香港设立子公司,为客户设计的近20颗芯片均全部点亮,青芯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浩信心满满,他希望带领企业开发极具创新性的芯片产品,在细分品类上真正占据全球领先的头部位置,成为芯片设计领域的“药明康德”。


对于青芯半导体所在的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杨浩抱有更大的期待,他希望这片承载重任的创新沃土扎扎实实深耕集成电路,未来将芯片设计能力推向全球,实现自主可控、赋能全球。




做芯片设计领域的“药明康德”


杨浩是典型的工科生,他总形容自己务实肯干。在浙江大学修了计算机科学和工业自动化双学位,本科毕业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研究生,2005年一毕业就进入IBM,一干10多年。离开IBM后,杨浩想干一番自己的事业。他瞄准了ASIC芯片定制设计,这种定制服务是为了在通用芯片无法满足成本、效率和能效需求时,通过芯片定制方式为特定场景或特定应用实现极致优化。


2019年,他和三位老同事在上海张江成立青芯半导体。青芯,意为青出于蓝、年轻朝气,也意在成为行业清流,成为芯片设计领域的“药明康德”,通过输出芯片设计的专业能力,帮助中国系统类企业再上新台阶,实现中国“智”造。


机缘巧合之下,杨浩将公司设在了集设园内的“天之骄子”。“当时接触到张江高科的895孵化器,孵化器的工作人员干练实在,我们刚开完会就带着我去看场地。”那时候的“天之骄子”刚刚翻新,场地明亮而崭新,走廊里设计了电话亭,隔音效果好。杨浩在外企见过这样的实用配置,“我觉得这地方可以:孵化器服务到位,沟通顺畅,效率也高。”当天他就定下了办公地点。


半导体产业涵盖设计、制造、装备、材料等领域,杨浩说,集设园是上海唯一一个以集成电路设计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这里的产业和政策支撑更加聚焦,集成电路人才密度高,企业招聘收到的简历数量也多,青芯在这里快速成长。


一个办公室12个工位,青芯一路壮大,从一个办公室扩张到四个办公室,办公室满员,4个房间中间还隔一条走廊,“通信已经不能靠吼。”杨浩急切寻找新场地,他再次找到当时服务过青芯的895孵化器工作人员。895孵化器运营的办公空间充足,供给充沛,在孵化器的帮助下,两年后,杨浩带着大伙搬到了集设园下的盛夏路570号,1000多平方米的空间满足办公需求,房租减免政策也第一时间落实到位。



在集设园里攻读“迷你MBA”


895孵化器陪伴青芯在集设园里一路成长,持续观察着企业不断进化,也参与到企业投融资中。青芯Pre-A轮融由汇芯投资和张江高科共同投资。在杨浩眼里,这是张江高科对青芯的认可。“我们就在张江高科的地盘上,他们看着我们从4个人、一间房,逐步成长到现在的规模,可谓知根知底。”


张江高科895孵化器通过打造“平台+基地+基金”的模式,以895创业营、895创新基地、895基金为抓手,孵化投资双向联动,精准链接产业资源。成立于2015年的895孵化器目前已累计孵化企业约1000家,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A级。旗下的895创业营是孵化、服务、投资早期硬核初创企业的平台,为科创企业对接第三方投资机构和政府资源,提供空间物业载体和企业管理课程等,呵护创新的种子。


杨浩说,在集设园里,895创业营聘请行业专家定期开设公开课,深度分享领导力、组织管理、期权激励、知识产权保护、等企业管理和商业运营的核心话题。芯片设计团队大多技术出身,“商业、技术、产品、客户的融会贯通是非常大的挑战。如果没有新的学习和智力支持,很容易踩坑。”而895创业营的课程对于新兴科技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系统化的学习让杨浩感到就像在集设园里攻读了一个“迷你MBA”,青芯甚至聘请了创业营里的讲课专家担任公司顾问。


895孵化器注重在孵企业间的互动,常常向已入驻集设园的“老朋友们”更新新入驻企业的动态信息,帮助促成合作,集设园的“朋友圈”也因此越来越大。最近,一家深圳企业搬到了青芯的楼上,杨浩一问,发现这家企业的CEO正是自己的师弟。“我们有很多客户就在集设园里,步行可达。有的客户甚至就在我们楼上,他们的技术团队穿着拖鞋就下楼和我们谈业务。”同一楼层的另一家企业和青芯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两个团队经常一起工作,“他们的会议室常常坐着我们公司的人。”这样的产业集聚为企业带来了订单,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扎实深耕集成电路走向全球


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要进一步提升单模组的计算性能变得越来越困难,成本也越来越高。而人工智能大模型兴起后,算力需求猛增。杨浩捕捉到这一新趋势,他认为,高性能互联让多颗CPU高效协同工作,这是弥合算力供需鸿沟的重要方式。目前,青芯自研高性能互联标准产品的第一颗芯片已回片,眼下正在做测试,未来高性能互联标准产品将成为青芯新的增长引擎。


在ASIC芯片定制设计方面,青芯正在开拓车企等新客户,与学界合作,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探索端到端的定制化系统级创新,实现系统的差异化,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


杨浩说,这些年来,客户的芯片一颗颗点亮、上系统,他打心眼里为自己这个勤奋踏实肯干的团队感到高兴。青芯正处于创业的中早期阶段,将继续建设强健而稳定的核心技术团队,形成完整的研发体系、质量体系、供应链体系,在业务领域不断创新,实现正向循环。他正带领青芯在3D-IC(三维集成电路)领域从“吃螃蟹”阶段走向大规模商业落地阶段。3D-IC从实验室技术最终走向了大规模工业量产,为后摩尔定律时代提供了优化系统性能和晶体管密度的新途径。青芯的3D-IC研发团队成员在过去20年里一直深耕3D-IC,目前已实现4款3D-IC设计以及异质集成技术的大规模量产落地。


在青芯的实验室里,实验器材和资料堆得满满当当,人一坐下脚都插不下去。于是,杨浩又开始在集设园里寻找更大的办公和实验空间。他也期望895孵化器扩大“迷你MBA”的受众面,赋能科创企业管理。杨浩对集设园的未来抱有更大的期待:扎扎实实深耕集成电路,将芯片设计能力推向全球,不但实现自主可控、更能赋能全球。“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在很多方向上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差距并不大,所以我们有机会通过创新,全面进入全球领先地位。”


其他活动
  • 2024-09-20

    895项目|御风未来完成超2亿元Pre-B轮融资,深度布局两大湾区

    了解更多
  • 2024-09-11

    投资企业动态丨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十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

    了解更多
  • 2024-09-10

    专注卫星激光通信光传输链路方案,聿凡领光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了解更多
up